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互联网世界的“关系问题” ?

田丰 腾云 2021-05-15


互联网的出现让“关系”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过去,在虚拟世界的影响力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的时候,“强弱”或“远近”足以对一段关系做出定义。这在当下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


点赞、转发、群聊等新形态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率与连接程度变得更多样化——


通过陌生人社交软件,从陌生到熟悉的路径大大缩短;在微信群中,基于相同爱好的网友可以快速升级为好友;但面对家人、同事等熟人圈层,越来越多人却选择在朋友圈中将他们屏蔽。不同关系间,相互转换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本文从强关系、弱关系、隐关系、潜关系四个标准入手,试图对传统的社会关系理论做出一些创新。




本文为缩略版,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文章。



文 |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夏青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普及,网络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应用之一,尤其是对于网络原住民的青年人,更是一早就开启了网络社交的“潘多拉魔盒”。


在基于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等现实社会关系网络之外,虚拟空间的人际互动也在发挥着扩展关系网络的作用,且出现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关系网络交织和重叠的现象(陈宗章,2019)


同时,在青年人群体中广泛存在着虚拟空间人际互动的新载体和新形式:微信群、微博、朋友圈、点赞、转发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也创造了社会关系网络的新形成机制。


青年人群体网络社交的新载体、新形式和新机制催生了现实生活社会关系和虚拟空间社会关系并存的现象,这对传统的社会关系理论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理论革新和拓展的机遇。




01

虚拟空间的关系功用


虚拟空间的“强关系”


曾有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一周两次以上互动属于高频率,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客户端突破了时空限制,青年人使用网络即时通讯高频率互动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网络社交、互动、反馈的频率不断提高,虚拟空间高频互动完全可以满足强关系的概念界定。


虚拟空间的多样互动方式丰富了人们情感沟通的选择。除此之外,网络社交还催发了多对多的群聊形式,成为诸多强关系群体的选择。


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的边界日益淡化,基于现实社会产生的人际关系向虚拟空间移植,并发挥信任关系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产生于虚拟空间或者主要存在于虚拟空间的人际关系,随着网络管理的规范化和网络社交的实名化,为青年人之间建立信任提供了现实可能。


虚拟空间内形成了大量的青年网络群体,如粉丝群、书友群、车友群,群成员往往具有相似的兴趣或经历,持续地参与增加了青年对群体的归属感,也能够衍生出对相互之间的信任。


与现实生活脱域的虚拟社交互动反而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放松的社交话题、高频的社会互动,都有助于在虚拟空间中获得信任和亲密关系。


言及于此,不难看到虚拟空间内社会关系的链接是可以实现格兰诺维特对强关系功能的界定,不仅现实社会中的强关系可以转换成为虚拟空间中的强关系,在互动频率、情感支持和提供实质性帮助等维度上都可以满足关系理论的界定标准。


而且虚拟空间内也具有独立形成强关系的可能,尤其是考虑到借助于智能设备和社交软件,青年人虚拟空间强关系覆盖面能够更宽、维护成本更低、信息的异质性更强。


▌虚拟空间的“弱关系”


虚拟空间的社交互动多样且便捷,存在大量成本近乎为零的弱关系,这为青年人通过维系弱关系,寻求信息或资源提供了新的选择。


青年人网络生活中弱关系连接很多时候就是基于社交软件的点赞、评论、转发、群发祝福等轻量级互动之上,且对他人消息的回复、动态的点赞与评论等反馈行为成为维系关系、发出关注信号最便捷的方式。


尽管虚拟空间里弱关系带动情感升温的可能性不大,但弱关系之间的人际互动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亲密关系。


虚拟空间中弱关系在信息传递上的互惠是远远超出了现实社会弱关系的,互联网可以使现实社会中素未相识、不存在生活交集的青年人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网络社交推动信息、资源的传播范围与效率不断提升。


可见,虚拟空间中青年人拓展和维系弱关系更为便捷且潜力巨大,微信群、朋友圈、点赞等行为都能够起到维系弱关系的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实社会的社交机制,广播式交流、一键式交流、多向互动等新的社交模式都能够带来更为宽泛的弱关系,虚拟空间能够实现弱关系功用。




02

网络社会关系模式的演进


前文中论述了虚拟空间既可以复制和移植现实社会关系网络,也可以自主产生强-弱关系,并且能够实现格兰诺维特依据关系力量所划分的强-弱的关系功用,如边燕杰(2020)认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人际互动互动具有相互促进、双向渗透,为社会网络的虚实转换提供了双重动力。


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关系力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虚拟空间可以复制和移植现实社会关系网络,也需要注意到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关系力量也有可能是不一致的。


保持一致的是现实虚拟均是强关系和现实虚拟均是弱关系;不一致的是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和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


现实虚拟关系力量保持一致的易于理解,而关系力量保持不一致的则是格兰诺维特所未曾预见的类型,下面本文将重点论述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关系力量不一致的表现形式。


▌现实强、虚拟弱


现实强、虚拟弱的关系类型在生活中容易被忽略,人们直觉的会认为现实社会强关系会被复制和移植到虚拟空间,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职场中的老板与员工。


尽管都有现实强虚拟弱的关系存在,从形成原因来看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亲缘关系赋予了亲子之间与生俱来的强关系,依靠家庭生活、亲子互动不断维系加固,虚拟空间互动只是现实社会的补充,可以视为补充式关系不一致。而职场中老板与员工之间现实强虚拟弱的关系存在往往是选择性的结果,员工有意识在工作场域之外保持生活的独立性,在下班之后的虚拟空间中竭力避免出现职场互动,可以视为逃避式关系不一致。


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的不一致状况与青年人自身需要相契合。


现实强关系为双方带来紧密互动的同时,也为关系套上了现实生活的羁绊与社会规范的束缚,导致青年人在虚拟空间产生、基于现实强关系的社交互动和行为必须与自身角色具有高度同一性,一旦出现角色扮演失败,违背了人们的角色预期之后,就会违反了现实生活的社会规范,受到相应的惩罚。


因而,青年人不愿意在虚拟空间中仍然受到现实生活规范的束缚,为了避免在虚拟空间中那个做出超乎对方预期的行为,更加拒绝现实强关系参与到虚拟空间的社交生活中来。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在互惠程度层面,现实强关系以提供现实维度的实质帮助为主,强关系向虚拟空间的渗透不仅对互惠程度的提高帮助不大,反而还会增加关系维持的身心成本。


由此,结合考虑关系维系成本与其功用,出现青年人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不一致的互动状态,可以视为为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现实弱、虚拟强


虚拟空间互动使青年人具备了更多的社交选择,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接触到更多人群,有利于建立基于兴趣、爱好等共同目的的强关系。


特别是一些小众的兴趣活动,其群体人数本身相对有限,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汇聚到一起,却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实现集聚,并形成有效的互动。


因而,青年人虚拟空间强、关系多,这是建立互动参与者在现实生活互不相识的情况下,出于共同的目的、兴趣形成关系连接,并有可能为了达成共同目的持续互动,建立并巩固虚拟强关系。


这样的例子分布较广,如早期BBS论坛里的好友,现在网络游戏中的队友,乃至于同一个明星或者网红的粉丝群都有可能形成虚拟空间的强关系。


比较典型的是由明星粉丝青年群体组成的饭圈,饭圈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维系关系的规则,而且参与者还有各种打卡、反黑、控评等活动,甚至出现了比较强的协作行为。


饭圈青年的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的存在甚至可以形成非常强烈的群体认同感,成为具有共同目的、共同兴趣、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虚拟空间共同体



青年人之所以能够将强关系建立在虚拟空间内,而非现实社会,往往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虚拟空间互动效率较高,社交圈的扩展能力较强,这使得虚拟互动成为维系社交关系的有效方式。


在情感连接上,有数据显示(田丽、安静,2013),超过半数的虚拟社交动机在于发展共同兴趣,实现自我提升,这使得虚拟强关系虽然缺乏现实生活的支撑,却具有令青年人自我满足的社交内容,无需向现实维度转化。


并且,青年人在组建或退出虚拟强关系时高度的选择权与交往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主动性与控制感是现实关系所不能比拟的,对虚拟社交依赖心理的放大效应促成了虚拟和现实之间关系强度的差异。


在亲密程度上,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的社交状态已然成为诸多青年人的心灵“树洞”。


在互惠程度层面,虚拟空间为社交提供了强大的社交功能,能够充分促进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而现实社会关系受制于时空的限制,难以为青年人提供及时的实质性的帮助,因而虚拟强关系向现实延伸的意愿并不强烈。


关于虚拟强关系、现实弱关系的建立,尽管在中国根深蒂固的“熟人社会”语境下,虚拟强关系的亲密度、稳定性一直饱受质疑。


但应当存有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对网络亲密关系的“奔现”应当予以充分的关注,而不是过度的担忧,毕竟网络时代的青年人的亲密关系不再囿于现实社会。



03

社交关系模式的动态变化


网络时代青年人在虚拟空间中动态化关系模式需要打破强弱关系的二元对立,一些学者为了回应对关系强度动态化和过程化的要求,基于格氏对强弱关系的划分,又提出了潜关系(Potential Tie)与隐关系(Latent Tie)两种概念(Francesca,2012)。


潜关系是指具有进一步发展机会和潜力的胚胎关系;隐关系意味着当前处于非活动状态的已建立关系。


接下来,本文将会结合青年人在虚拟空间的行为进一步分析两种动态化的关系模式。


▌什么是虚拟空间的潜关系(Potential Tie)?


潜关系可以说是关系发展的预备状态,也是所有后天形成关系的必经之路。


在这一阶段,青年交换基本信息,以评估社交对象的质量、所拥有的信息与资源,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发展该关系:如出现负向评估结果,则潜关系转向弱关系;如出现正向评估结果,社交双方开始频繁接触,进一步交换信息与资源。


伴随社交的深入,互动的频繁,社交双方建立起强关系,开始交换更加复杂与详细的信息资源,甚至发展信任关系,达成一种稳定的、长期的关系状态。


在青年人的虚拟空间,潜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系状态,只要个体与他人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兴趣,较长时期共存于一个虚拟空间,如微信群、QQ群、论坛等,则成立虚拟空间潜关系。


虚拟空间潜关系很好地表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交者的关系强度的变化:网络技术为青年人相互之间连接起社交关系清除了阻碍,扁平化的社交方式增强了青年人社交可能性和选择性,兴趣社交使得同质性的社交者更容易获得互动机会(McPherson,Smith-Lovin,1987),把虚拟空间弱关系逐步发展为虚拟空间强关系。


虚拟空间潜关系的后续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首先,虚拟空间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青年人对关系具有敏锐的觉察力。

第二,潜关系属于一种短期过渡性质的关系状态,一旦青年人的目标、兴趣或信息需求转变则关系消亡,这又为关系的察觉添加了时效性要求。


第三,关系强度的升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不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成本的简单交流方式如果能够满足青年人在虚拟空间的目的、兴趣和信息需求,建立更加深入的强关系并不能带来更多的效用和收益,潜关系向强关系的转变不再必要。


最后,潜关系的价值体现于将弱关系转换为强关系之后,进入中国人习惯的强关系模式,可能由于诸多现实因素阻碍了关系的价值实现,从而导致潜关系不能够转换为强关系。


▌什么是虚拟空间的隐关系(Latent Tie)?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强关系模式在中国人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隐关系便来自于下降的强关系,是强关系的一种“待机状态”。


维护强关系通常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保持互动,一旦互动减少,强关系就有可能弱化。隐关系作为弱化之后的强关系,社会关系依旧得以维持,仅在当前处于非活跃状态,只要青年人需要,隐关系即可通过恢复互动,通过重新展开互惠行为而被唤醒。

 

当然,如果从强关系弱化而来的潜关系长期缺乏互动,会进一步沦为弱关系状态。沦为弱关系的隐关系虽然依旧具有活化的可能,但几率却大不如前,更多的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亡。


对于社交者而言,隐关系是一种非常经济的社交关系,仅需极低的互动频率,甚至不需要互动,便可维持仅低于强关系的关系强度,如班级群、同事群里的群友。


隐关系的出现和维持主要源自于虚拟空间对社交方式的改变,使得信息资源的获取与交换更为宽泛,对关系强度要求的不断降低,向强关系转换的需求度也随之下降。


点赞、评论、转发等轻量级的虚拟社交方式可以发挥传递关注信号、维系关系的功用,从而进一步扩展了个体的关系承载量,很好地适应了隐关系的互动需求。微博互关的老同学、朋友圈内的旧同事等诸如此类的典型隐关系便是借助这一单向互动方式维系的。


广播式交流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交方式。


由于虚拟空间内好友数量的扩张速度远大于青年人的社交精力,群发消息、朋友圈等广播式交流逐渐被赋予更多期待,成为当代青年人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交方式。


除此之外,隐关系在青年群体中的普遍发生也与不断加剧的“关系重复”有关。


在关系日益庞杂的当下,青年人有意识的去逃避社交压力,避免陷入无效社交和社交倦怠之中,刻意隐藏部分关系、搁置部分互动。典型的是为了某一目的建立的群聊以一种具象化的形式为人们之间建立起关系的纽带,在目的完成之后,短暂的群聊强关系互动结束,只要未退出群聊,隐关系便可能成立。


因此,不论是从关系本身的利益价值,还是网络时代下的社交环境来看,隐关系将会是大多数强关系的长期状态。


强关系的同质性是隐关系产生的理由,也同样是其消亡的原因。社会交往的本质在于社会交换,当社交双方失去互惠条件,隐关系随着持续的缺乏互动而转向弱关系或无关系是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在某个临时性工作结束后,如果群聊内的青年人不以发展出深层次的互惠关系为目标,或者双方失去互惠条件,则以降低冗余为目标的隐关系便会以同样的理由下降为弱关系,成为微信群“潜水者”,直至关系消亡。



04

展望


随着网络时代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虚拟空间互动已经广泛存在于青年人日常生活之中,网络社交行为对青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了深刻影响。


网络时代互动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动态变化作为一种既成事实,强弱二元分割的关系理论已然不能充分解释,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研究和青年研究领域的热点。


伴随着社交软件数量的激增与功能的完善,虚拟空间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交关系网络,能够移植、拓展,甚至独立培育新的现实社会关系,并充分发挥关系效用。


概括来说,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在同一个体上互洽可形成四种网络社会关系模式:现实强关系虚拟强关系;现实弱关系虚拟弱关系;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


本文所提出的社交关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下青年人社交关系的“虚实结合”给予了梳理与解释,可为引导青年人健康社交、预防青年人现实脱节等相关研究上提供支持。但不可否认,社网络社会背后蕴藏着社交方式的更替、社交机制的变革、社交过程的提速、甚至是社交观念与态度的颠覆,无疑会对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处于社交转型期,社会应对网络时代青年人社交改变持何种态度,如何协助青年人“控制技术”而非“被技术控制”,单维度社交、轻社交与陌生人社交存在的影响与可行性等等,都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问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阅读完整文章。



往期回顾


喜欢本文?快点“在看”支持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